大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四月己酉日,老皇帝朱棣的御驾从京师德胜门出发后一路西行过唐家岭,葵丑日到了居庸关附近的龙虎台,老皇帝诏命太常寺祭告居庸山川。乙卯日,出居庸关经过岔道城。丙辰日在怀来城歇了一夜便继续前行。
丁巳日,御驾到了土木堡,老皇帝却下令扎营休整,也不知道是不是垂暮的老皇帝忽然预感到了这个地方会在二十年后成为明朝最大的险地,所以本没有计划在此驻扎的大军却在老皇帝的圣旨下早早的开始安营扎寨,老皇帝则要来了附近的地形图和布防图研究了很久。
第二天一早,老皇帝又敕令巡视边塞各城堡的军备情况,他自己也亲自一一巡视附近的各个要塞城堡,就好像是有什么感应似的,老皇帝朱棣巡视完之后,立刻便下旨要求加强边塞各城堡的守备力量,重新建立起一套以土木堡为中心的防御体系,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只可惜,由于这项措施消耗巨大,在老皇帝父子相继驾崩后,后来的皇帝并没有人严格执行实施,土木堡防御体系也没有成型,甚至连附近要塞城堡都空置了。直到二十年之后的土木堡大败,人们才发现老皇帝朱棣此时的决策有多英明,若是土木堡防御体系成型的话是绝不可能有此大败的,这也是后话了。
第二天从土木堡出发后,己未日的申时驻扎在了长安岭。可大军却又多在长安岭驻扎了三日,原因就是三日后便是老皇帝的寿诞,也就是万寿节,而老皇帝下旨取消万寿节的寿宴后,却又年老情怯的想与这些跟着自己一起征战的袍泽叙叙旧,于是便吩咐内侍安排军宴。
领命而去安排置办,酉时一刻刚过,军宴就按照老皇帝的要求摆好了,摆的也确实是薄酒:桌上放的都是军旅中常备的干粮,肉脯,山果等粗食,酒也是浑浊的茅柴烈酒。军中诸将听说这次只请有军职的武将,得令后自是兴高采烈纷纷于酉时三刻前来赴宴,可一进大帐看到这些又都不由得愣住了,毕竟怎么说这也是皇帝陛下摆宴,怎么会如此寒酸的?
众将不明就里的端坐在这简朴的筵席之前心中满是疑惑,直到看到老皇帝穿着一身血迹斑斑的老旧铠甲出现在众人面前,早年跟着朱棣一起戍守燕云,又一起靖难起兵的老将军们便瞬间哽咽了,有几位甚至瞬间就已经是老泪纵横。
因为就是穿着这身铠甲的人,曾率领他们在冰天雪地的恶劣天气中和北元的残余势力周旋,也是这身甲胄,曾带领他们以微弱的劣势兵力起兵靖难,最后带着他们打进南京城,夺取了大明天下,还是这身铠甲,曾带着他们两次次亲征漠北出生入死,换来了边境十年的安宁。(直到后来第三次北伐亲征的时候,老皇帝朱棣才换了一套更符合皇帝身份的明黄色特制铠甲。)
早年就追随还是燕王时的老皇帝的老将军们此时哪里还会不明白老皇帝的意思,老皇帝的这身装扮和和筵席上的这些吃食,都和当年他们同生共死的时候是一模一样的啊,老皇帝没有忘记和他们这些老伙计的袍泽之情啊!老将军们早已泪水在眼眶镇中打转,作为燕王府旧将的郑亨、陈英二位老将率先单膝下跪行军礼,带头破例喊了一声:“末将参见大帅!”
张辅、柳升、朱勇等年轻时便随着父亲一起在燕王行营任职的将领也眼含热泪,立刻也跟着单膝下跪行军礼喊了一声:“末将参见大帅!”其他将领们此时自然也明白了今日这场军宴的特殊意义,激动之下自是也纷纷单膝下跪,手按心口行了军礼,一起高呼:“末将参见大帅!”
老皇帝朱棣此时也已经是泪眼朦胧,年老情怯在任何人身上都是一样的,过往的点点滴滴此时也是纷纷涌上心头,老皇帝眼光扫过了每一个将领之后才欣慰的点点头道:“好好好,好啊,众将听令!”诸将齐声回道:“末将在!”
老皇帝朱棣手持酒碗起身大声颁令:“本帅令,今日帐中,只有袍泽,没有君臣,本帅今日与诸位痛饮,只叙军中战友之情,没有君臣之分,凡违令者,罚酒一坛。”诸将眼含热泪会心一笑,齐声回道:“末将遵令!”
老皇帝朱棣带头将手中酒一饮而尽后便吩咐诸将起身落座饮酒,一时间,大帐之中喧哗笑闹骤起,待得酒至半酣,武将们开始猜拳行令,呼喝笑骂,真的一如当年老皇帝还是燕王时一般,最后,不知是谁起了头,众将竟开始一起唱起了军歌。
这首军歌是老皇帝在第三次亲征北伐前举行大阅兵时亲手所做,后来就逐渐成为了明军中最广泛的战歌。听着几十位将军一起用粗犷的声音唱起军歌,老皇帝的热泪终于再也忍不住的滚落而下,将军们也越唱越激昂,声音传出很远,明军将士无不振奋感怀,纷纷起身一起合唱,一时间歌声直冲天。,连因为有军职而同在受邀之列的忠勇王金忠,此时也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是无比正确的,也跟着众将一起唱了起来。
这一晚的军宴,不管是有幸参加的武将,还是不能参加的文臣,心中都感佩不已,文臣们更是懊恼自己为何没有军职,能参加一次这样的宴会,真是胜过十次百次的琼林宴啊!可许多人心中也都莫名的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老皇帝忽然如此怀旧,莫非真是要变天了?
军宴之后,老皇帝下诏今年全国都取消万寿节的庆贺仪式,而在长安岭驻扎了三日之后,就在老皇帝朱棣寿诞的万寿节前一天,老皇帝朱棣又驳回了百官庆寿的贺礼,这更让所有人都深感不祥,虽说军旅之中大摆筵席之类的能免则免,可百官的庆贺之礼不过是些歌功颂德的表章,这都免了的话难免就有些冷清了。
而这也似乎也预示着这一年里将会有某个更大的仪式将要比万寿节更加隆重,所有人都开始谨言慎行,毕竟接下来要发生的就是翻天覆地的大事,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休整三日,老皇帝的御驾又从长安岭启程出发后,一路经过赤城、云州、云门、独石。在四月庚午日到达了隰宁。而此时,作为前锋先行出发的的忠勇王金忠真的是比谁都积极,将手下的亲卫同族中的好手都派了出去做斥候,作为鞑靼人,他们自然是比明军更熟悉鞑靼探子的行动方式,果然,忠勇王手下的指挥同知巴里秃等人便一举俘获了阿鲁台派出来的探子十余人。
军议大帐中。所有文武都已经在束手等待着,随着大太监海寿的一声:“皇上驾到。”所有文武一起下拜行礼,老皇帝朱棣坐下让众人起身后率先先开口问道:“今日可有新的军情?”东厂提督马云立刻抢先出班回道:“启奏陛下,前锋忠勇王所部不负圣恩,俘获鞑靼探子十余名,经微臣带人连夜审讯,刚刚得到了阿鲁台的全部实情。”
朱棣一听大喜:“哦,实情如何?快快奏来。”马云略显得意的回道:“回禀陛下,据鞑靼探子交代,去年隆冬漠北暴雪,积雪丈余,以至于牲畜大多冻饿而死,鞑靼军此时缺衣少粮,不敢再逃入大漠,所以这一次,阿鲁台是率部向答兰纳木儿河流域逃去了。”没想到老皇帝听完之后,却并没有过多的欣喜,也没有急于表态,反而是低头陷入了沉思。
在列的文武大臣也开始窃窃私语,此时也没人在意东厂已经取代了军中的刑讯机构。毕竟获得的这个情报太过重大,如果阿鲁台这次真的没有逃进大漠,那就是歼灭他的最好时机了,可这些鞑靼探子的话真的可信么?会不会是阿鲁台故意设的圈套?
思忖良久之后,朱棣才开言说道:“诸位爱卿稍安勿躁,阿鲁台这只狡猾的大老鼠是不会远离大漠跑到那么危险的地方去的,依朕所料,他一定是筹划这着等我们的大军转向之后再借用地利优势伏击我们,此次阿鲁台物资短缺,经不起长久消耗,不出数月鞑子内部必定因粮尽而生乱。是以,朕命,诸将皆率军速进,按既定方案先到开平汇合大军后再做计较。”
众文武大臣也觉得就该如此,毕竟此时忽然调动几路大军转向会合,很容易造成混乱给对手可乘之机,所以计划不变才是最好的应对。况且,在很多人心里,这一次歼不歼灭阿鲁台已经是其次的,自然也就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第二日一早,御驾率领中军继续前行,经西凉亭、开安,于五月初经威虏镇、环州、双塔,五月十日,老皇帝朱棣的御驾终于抵达开平与各路大军汇合一处,数十万大军和民夫的营寨绵延数十里,待到炊烟升起时,那景象真是蔚为壮观。
可惜,,就在老皇帝朱棣的车驾进驻开平安顿好之后,当晚却突然天降大雨,而且越下越大,这暴雨还一下就是好多天,道路泥泞得根本无法继续行军,由于大雨带来的湿寒之气弥漫在简易的军帐之中,士卒中接连有很多受湿邪寒毒侵袭而病倒的,不过三四日时间就病倒了数千人,再这样下去恐怕就要变成疫病传染了!
朱棣闻讯后也是坐立难安,不但亲自巡视各大营,更命诸将抚恤兵士,照顾好生病的士卒,切不可轻舍任何一个士兵的生命!因为这也是军中一贯的传统做法了,以前为了防止疫病在军中传染,往往会将重病之人远远驱赶,要么任其自生自灭,要么直接扑杀掩埋,而这一次,老皇帝提前就杜绝了这样的做法,只能说暮年的老皇帝确实是仁心大起。
眼看着军中士兵大量病倒,老皇帝朱棣忧心忡忡之下这睡的也不甚安稳,夜里一直在做噩梦,而第二天起床后便觉得羸弱体虚,心慌气短,全不似之前在京城时精力充沛的样子。老皇帝朱棣心中疑惑不已,自己的身体不是已经大好了么,这怎么又不好了?难道也是受这湿寒之气侵袭生病了?想想觉得不妥,连忙传召太医。
今日当值就守在外面的王太医马上被带了进来,作为一直在给老皇帝用龙虎之药的王太医心中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当下也只能掐了自己的大腿一把让自己稳住心神。王太医进来后见老皇帝已经斜靠在榻上,立刻上前诊脉,老皇帝疑惑的皱眉问道:“王太医,怎么朕近些日子越来越容易困倦乏累了?是不是朕也遭这湿寒之气侵袭入体了?”
王太医闻言也是心中一惊,他当然明白这是龙虎之药已经对老皇帝的身体涸泽而渔的透支到了极限,可口中还是立刻回复道:“陛下毕竟身体复原不久,又一路行军颠簸了月余,而这几日天气恶劣如斯,连微臣和站岗的军士都觉得疲乏嗜睡,更何况是陛下了,且以陛下的脉象来看,陛下并未遭湿邪寒毒之气侵袭,还请必陛下放宽心。”
老皇帝闻言倒是安心不少,可仍然疑惑的问道:“真的只是这样么?没有先前病情反复的迹象?”王太医只能硬着头皮答道:“微臣观陛下脉象正常,当无大碍,陛下若是还有疑惑,可召李太医来复诊。”
朱棣略一犹豫,一旁的海寿已经插口道:“陛下,军议的时辰马上就到了,既然王太医说了没事,那陛下还是先休息一下,洗漱用膳之后准备参加军议吧。”朱棣一想也确实如此,便挥挥手让王太医退下了。
军议结束之后,老皇帝又将杨荣和金幼孜专门招来,皱着眉头问道:“二位爱卿,朕近日来连续做着同样一个奇怪的梦,甚是不解,朕梦见那画像上的神人手持法器告诫朕:上天有好生之德,凡事当以苍生为念,说着便将法器砸向朕。连续数夜反复如此,不是主何吉凶,又有何寓意?二位爱卿可有见教?”
两人相视一眼后,杨荣回道:“陛下所杀者,皆为除暴安民救百姓于水火,然大军过处,自是玉石俱焚,草原子民中无辜者也难以幸免,臣料想神人之意当是晓谕陛下,草原子民也将是我大明子民,让陛下不可过于殃及无辜。”金幼孜也出言附和。
朱棣想想也有理,便颁下圣谕,放了先前被俘的鞑靼探子,将圣谕传给阿鲁台和草原各部,诏书的大意就是草原各部也都是大明的子民,只是阿鲁台之流一直野心作乱导致生灵涂炭,所以只诛首恶其余不问,只要愿意放下屠刀做大明子民的,大明都将一视同仁。
只可惜,二位阁老的老皇帝暮年的一次好生之德却为大明种下了苦果,草原民族本就是劫掠成性的,也只会屈服于能战胜他们的强大武力,这道充满仁爱的圣谕,不但没有让草原人民放弃劫掠,反而却给了这些强盗一张护身符,为今后更大的危机埋下了祸根,因为既然放下屠刀就是不能被屠杀的百姓,那他们抢完东西等明军一到就放下刀装成百姓然后高举老皇帝的这道诏书,明军就算明知道他们刚刚劫掠完也拿他们没办法。
五月十五日,雨终于稍稍小了些,开始有雨停的迹象,老皇帝连忙带领文武重臣焚香祷告。半日之后,雨竟然真的慢慢的停了。老皇帝被憋闷了许多天,也是憋闷坏了,此时难得雨停,老皇帝便想出去走走。
这些天困倦乏累的感觉来的越来越频繁,几位太医却一直将原因找在天气和老皇帝抑郁的心绪上,服过药之后倒是很快就好转了,可老皇帝心中总是隐隐有些不安,有一种危险临近的危机感,老皇帝多年的征战,这种对危险预知的直觉一直是他引以为傲的行事依据之一。
但这一次,老皇帝却始终不明白这危险到底来自哪里,总不至于这城中混进了阿鲁台派出的刺客吧?可马云已经带着东厂高手将城中搜查遍了也没有发现异样。老皇帝心中烦闷的吩咐道:“备马,朕要出城去走走。”海寿领命转身吩咐下去,不一会,安远侯柳升亲自率领百人卫队到来,上前施礼道:“听闻陛下要出城巡视,末将愿率卫队随陛下一同出行。”
老皇帝点头应允,众人翻身上马出发,连续十来天的大雨积水之下,道路异常泥泞难行,一行人缓缓出城,才行得数里,老皇帝就已经被眼前的景象深深的震惊了,由于连年用兵,开平附近四处都是战场,战后战死的遗体多半也是草草掩埋,这次意外的连续多日大雨,将泥土冲开了,将士的遗骨顺着雨水四处飘散,放眼望去,竟是白骨遍野,一望无际。
老皇帝朱棣心中忽然开始感觉到深深的内疚和自责,这些泥泞中的森森白骨可都是大明将士的忠骨啊,居然就这样逸散四野变成了孤魂野鬼,此时老皇帝也终于才明白,梦中神人所谓的上天有好生之德定是这些忠勇的大明将士们的亡魂向神人乞求之后托梦于自己啊!
老皇帝再次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感和虚弱感,这已经是他在夺取天下以后的第五次亲征北伐,可惜却一直未能如愿的扫平漠北,反而葬送了数十万大明将士让他们战死沙场又埋骨他乡!老皇帝努力的控制着自己的情绪策马来到一处高丘站定,望着满目萧疏和森森白骨,老皇帝终于是忍不住的泪流满面,翻身下马向着白骨荒原单膝跪地又深深的鞠躬致歉,而后高声吩咐道:“柳升听命。”柳升连忙行军礼道:“末将在!”
老皇帝一脸歉疚而肃穆的说道:“朕命你率军收拾将士遗骨,挖深坑建一座大墓立碑收葬。待墓成之日,朕将亲自撰文祭奠,以告慰我大明将士的忠魂。”柳升一愣,这样一来,起码又要耽误好些天,可柳升也是久战的老将,一则对将士遗骨也有敬畏之心,二则服从老皇帝的命令也已经成了他习惯,当下也便没有再进谏,只是单膝跪下行军礼朗声说道:“末将领旨,末将也替死难的将士谢陛下隆恩。”
之后的几天里,柳升一边亲自率军在方圆几十里收拾阵亡将士的遗骨,一边派人深挖万人坑,挖出了一个直径一里,深达数丈的的超级大坑之后,便将收拾到的遗骨统一埋葬,用石块建起一座壮观的大墓,同时挖来一块数丈高的山石凿成一块巨大的石碑,将老皇帝朱棣亲自提笔写就的祭文刻到石碑之上为记,又在周边配置石马石俑等物陪葬,整个墓地占地三里有余。
因为这次带着有二十万的工匠民夫,众人听说是要建忠魂墓后也是激动不已,在数万军士和民夫们齐心协力夜以继日的努力之下,如此庞大的工程居然只花了七天时间就完成了,这也不得不说是一个小小的奇迹啊。
大明永乐二十二年五月二十二日,开平城外的大明忠魂墓建成,树碑之时,老皇帝朱棣亲自率文武大臣到场祭奠,大学士金幼孜站到石碑前的高台上高声诵念祭文。老皇帝朱棣的祭文本就写的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加上金阁老抑扬顿挫又声泪俱下的诵念,众文武大臣无一不是泪流不止,周围前来参加祭奠的所有军士也都已是泪流满面,许多人更是已经忍不住哭出了声。
就在祭文念完的时候,一身老旧甲胄的老皇帝朱棣向着大墓碑单膝下跪率先行了军礼,四周的文武大臣和几万将士也同行军礼。忽然,一阵大风蓦的平地而起,而且越刮越大,大风中,身着甲胄单膝跪地的老皇帝岿然不动却又泪如泉涌。
数十年征战的场景一一浮现眼前:推翻元朝暴政欺压的义军,镇守燕云边境抵抗北元反扑的大明边军,数次调集汇合北伐靖边的各地明军,这些曾经跟在自己身后的将士,大多数都已经不知埋骨何处,然而这些将士却都是大明的铮铮铁骨,都是大明的铁血忠魂!
大风整整持续了一刻,待大风刮过之后,原本乌云密布,愁云惨淡的天空开始渐渐变得清明,太阳也从云层中洒下一片金光。老皇帝这才含泪仰天长啸高呼道:“大明忠魂,可愿随朕出征!”数万将士立时齐声高喊:“大明!大明!大明!出征!出征!出征!”
歌曰:
大明英烈埋骨他乡......,魂兮归来守我边疆......!
铁血忠魂死亦何惧......,再披战甲征伐四方......!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本文为长篇历史小说《大明危局》第五卷“大明危局前传”章节,如果觉得还不错,敬请点击下方书名加入书架订阅更新~~~~~
m.33ýqxsś.ćőm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这一下,唐三对于时间、位置、距离的把握非常精确。
他很清楚,就算自己有着一身唐门绝学,也有着三阶的玄天功修为。可是,狼妖天赋异禀,身体强大,正面对敌的话,自己未必是对手。尤其是他年纪小,气血不足,肯定无法久战。如果不是那变身人类强杀了一头狼妖,面对两头三阶狼妖他都未必会出手,自己的小命才是最重要的。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但是,一旦他出手,就必然要命中才行。
狼妖此时正处于极度的愤怒之中,所以,直到唐三的手掌已经拍击到了他的眼睛侧面时,他才惊觉。猛的一扭头,狼口直奔唐三咬来。
唐三的另一只手却在这时一把抓住了他的衣服,借助自己身形瘦小的方便,一拉狼毛,改变了自己的方向。几乎是贴着三阶狼妖胸口的位置一个翻转就到了狼妖的另一侧。
右手食指、中指并成剑指,玄玉手催动,令两根手指闪烁着洁白的玉色,闪电般刺向正回过头来的狼妖眼睛。818小说
“噗!”纤细的手指几乎是瞬间传入温热之中,论身体强度,唐三肯定是远不如这三阶狼妖的,但被他命中要害,同级能量的情况下,就再也没有侥幸可言了。
玄天功在玄玉手的注入下,几乎是旋转着掼入那狼妖大脑之中。以至于狼妖的另一只眼睛也在瞬间爆开,大脑已经被绞成了一团浆糊。咆哮声就像是被卡住了脖子一般嘎然而止,强壮的身躯也随之向地面跌落。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唐三脚尖在他身上一蹬,一个翻身就落在了较远的地方。
这一击能有如此战果,还是前世丰富的战斗经验帮了他。孩童瘦小的身躯和黑夜是最好的掩护,再加上那三阶狼妖正处于暴怒之中,感知减弱。
正面对抗,唐三的玄玉手都未必能破开狼妖的厚皮。可是,眼睛却是最脆弱的地方,被刺破眼睛,注入玄天功能量,那就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双脚落地,另外一边的三阶狼妖也已经没了动静。唐三这才松了口气。他没有急于去查看那人类,而是迅速趴在地上,将耳朵紧贴在地面,倾听周围的动静,看看还有没有追兵追来。
以他现在的实力,正面对抗三阶狼妖都很难,技巧再好,幼小的身体也太孱弱了。一旦被狼妖命中一下,很可能就致命了。刚刚那看似简单的攻击,他其实已是全力以赴,将自身的精神意志提升到了最高程度。
周围并没有其他动静出现,显然,追杀那能够变身人类的,只有两名三阶狼妖而已。这也让唐三松了口气,不然的话,他就只能是选择逃离了。
他这才走向那名人类,同时也保持着警惕。
当他来到那人近前的时候,顿时发现,那人身上之前生长出的毛发已经消失了。令唐三的心跳不禁增加了几分。
以他幼年的处境,和那变身人类又非亲非故,之前最稳妥的办法自然是不出手,等狼妖离开。可他还是选择了出手。一个是因为这被追杀的是人类。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刚刚的变身。
在唐三原本的斗罗大陆世界之中,就有一种拥有兽武魂的魂师,能够具备类似的能力。还可以通过修炼兽武魂而不断成长,变得强大。
如果在这个世界上也有类似的能力,对于他来说,要是能够学到,对自身实力提升自然是大有好处的,也更容易融入到这个世界之中啊!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您提供大神老文说的大明危局最快更新
第605章 大明军魂免费阅读.https://www.33yqxs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