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小说>仙侠小说>家有美妻好种田>靖难之役
  公元1402年,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大明燕王朱棣的靖难大军终于抵达应天(南京)城下,金川门守将李景隆、谷王朱橞匆忙开门投降,执政不过4年时间的建文帝朱允炆最终焚宫失踪,朱棣就此登基继位,是为“明太宗”,后更为“明成祖”。

  泱泱华夏5000余年,朱棣绝对是史上最传奇的藩王,没有之一。无论是“七国之乱”,还是“八王之乱”,甚至是“安史之乱”,还真没有哪一个藩王能真得推翻中央王朝,特别是唐朝之后,中央王朝的权力越来越集中,藩王除了受到各方面的监视,封国、府兵、财赋都不足以单独挑战皇帝权威,有不少祸乱才发生就被迅速镇压,但是朱棣为什么能起兵成功?

  建文帝没有监视他吗?

  监视了。

  建文帝没有收缴兵权吗?

  收缴了。太宗这个庙号,其重要性在一般的大一统王朝中仅次于开国太祖。朱棣怎么会不想做明太宗?无论是他也好,朱允炆也好,心心念念的都是能成为明太宗。

  明朝的开国太祖是朱元璋,太宗这个庙号,本来应该是第二任皇帝朱允炆的。朱允炆登基之后,追尊其父懿文皇太子朱标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可见其本人对太宗的庙号是势在必得。

  可惜由于其过于激进的削藩和改革措施,同时得罪了宗室和武勋这两大王朝的支柱力量。最终经过三年的靖难战争,起兵造反的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推翻了朱允炆的统治。朱允炆虽然当了四年皇帝,可不要说太宗了,最终连个庙号都没有。直到明朝灭亡之前,在史书上都被称为建文君。而朱棣在永乐二十二年去世之后,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太宗的庙号。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感到疑惑,既然朱棣是明太宗,那我们现在为什么会称他为明成祖呢?庙号也能改来改去的么?朱棣的庙号从太宗被改为成祖,发生在明世宗嘉靖年间,事件本身充满了皇帝本人的算计。

  朱棣长陵

  不改成祖就要被迁出太庙?以讹传讹

  对于嘉靖皇帝的做法,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当时太庙中的神主牌位已经达到上限。明世宗如果要让自己老爹兴献王朱祐杬“称宗祔庙”的话,就要先从太庙中迁出一块神主牌。由于开国太祖朱元璋不能动,嘉靖皇帝又不敢拿朱棣开刀,所以将其庙号改为成祖也来个百世不迁。最终大胖子皇帝明仁宗成为倒霉蛋,牌位被迁出了太庙。

  这套似是而非,但又颇能自圆其说的说法,蒙住了不少人。事实上这样的说法是完全错误和经不起推敲的。在明朝开国之初,太祖皇帝就定下“天子九庙”的制度,意思就是太庙正殿中只放置九块神主牌位。等到明宪宗朱见深继位后,太庙中的神主牌位达到上限,分别为:

  德祖朱百六、懿祖朱四九、熙祖朱初一、仁祖朱五四、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和英宗朱祁镇。

  太庙

  因此当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宪宗驾崩后,新继位的孝宗朱佑樘就要面临一个太庙迁祧的问题。这样的棘手的问题,自然是要召集大臣一起开会讨论。同样不出意料的是,朝堂上出现了两派意见。

  一派认为应该借这个机会将德祖、懿祖、熙祖一起祧出太庙。等宪宗皇帝祔庙之后,太庙制度改为七庙,这样更符合周礼。这一派的核心论点是等日后孝宗本人驾崩,就把仁祖的神主迁出,将朱元璋的神主牌放到中间,作为大明的始祖。

  另一派以礼部尚书周洪谟为首,他们的建议是只祧懿祖,仍然保持天子九庙的制度。同时将德祖定为始祖,太祖和太宗则仿效周文王和周武王也百世不迁。这一派的论点更多地考虑到了太宗朱棣的历史地位。毕竟大明现在的皇帝都是靠着朱棣的功劳,才能有今日的皇位。如果将他迁出太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国朝太祖高皇帝肇建丕图,追祀四祖。迨至英宗睿皇帝龙驭上宾,遂备九庙。在当时则德祖尊为高祖,以上盖无可推之亲。在今日则德祖尊为始祖,以下固有可祧之主。洪惟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功德隆盛,如周文武万世不祧。懿祖而下,以次递迁,寔惟古制。—《明孝宗实录卷七》

  最终孝宗采纳了周洪谟的意见,将宪宗祔庙,懿祖祧出,太庙中格局变为:

  德祖朱百六、熙祖朱初一、仁祖朱五四、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宪宗朱见深。

  等到孝宗驾崩,武宗朱厚照继位,即按照先帝成例将熙祖祧出,太庙中格局变为:

  德祖朱百六、仁祖朱五四、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宪宗朱见深、孝宗朱佑樘。

  武宗驾崩后由于无嗣,其堂弟兴王世子朱厚熜从湖广安陆来北京继位,是为世宗。按照惯例将仁祖祧出,太庙中格局变为:

  德祖朱百六、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宪宗朱见深、孝宗朱佑樘、武宗朱厚照。

  明世宗画像

  嘉靖朝之初发生了著名的“大礼议”事件,简单来说就是明世宗是不是应该叫自己的伯父孝宗为“皇考”,而称自己的生父兴献王为叔父。最终嘉靖皇帝高举道义的大旗,利用文官斗文官,取得阶段性胜利,为生父争来了“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的称号。这个结果自然不能让朱厚熜完全满意。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专门用来祭祀“献皇帝”的世庙,在太庙外的环碧殿旧址上落成。世宗距离自己的终极野心,让老爹“称宗祔庙”又近了一步。等到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明世宗又搞了一个独尊太祖的把戏,把德祖的神主迁出,这样太庙中就空了一个位置出来。换句话说,此时的太庙中本来就只有八块神主牌位。哪怕嘉靖皇帝厚着脸皮将他老爹的牌位放进去,既不需要动朱棣,也不需要动仁宗的牌位。

  十年正月,帝以庙祀更定,告于太庙、世庙并祧庙三主。迁德祖神主于祧庙,奉安太祖神主于寝殿正中,遂以序进迁七宗神位。—《明史卷五十一·志第二十七》

  但是兴献王毕竟没有当过一天皇帝,唯一的功劳就是生了嘉靖帝,让他称宗实在是说不过去。明世宗苦苦等了多年,终于在嘉靖十七年(公元158年)等来了机会。已经退休的前扬州府同知丰方上疏请皇帝复古礼建明堂,让献皇帝称宗祔庙。嘉靖皇帝大喜过望,立刻下旨礼部讨论此事。

  先是致仕杨州府通判同知丰方奏:“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请复古礼建明堂,加尊皇孝献皇帝庙号,称宗以配上帝。”下礼部会议。—《明世宗实录卷二百十三》

  兴献王画像

  礼部尚书严嵩本想继续打太极糊弄皇帝,但在世宗将明确反对此提议的户部侍郎唐胄下狱之后,严嵩也不敢再行推诿。但是朱厚熜脸皮再厚,也知道这事自己实在不太占理,因此在当年九月的时候,皇帝大人把太宗朱棣抬出来扯大旗。认为文皇帝“中定艰难”,应该称祖。同时将朱棣原来的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给改成了“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原来的谥号中,朱棣是“体天”,意思就是体会太祖的遗愿,然后再“广运”,表示将高皇帝的江山发扬光大。到了朱厚熜这,一个“启天”再加一个“肇运”都是重新开创江山的意思。朱棣恐怕死也想不到,“反贼”这顶帽子居然是自己的后世子孙给自己戴上。

  辛未朔,上谕礼部曰:朕为我国家之兴始,皇祖高皇帝也。中定艰难,则我皇祖文皇帝也。二圣同创大业,功德并焉,宜称祖号。我皇考献皇帝躬备大德,是以延及朕身,入嗣祖位,宜荐宗称。矧今大享已成,议奉皇孝配。将当举事之期,先用荐上鸿号。尊文皇帝庙号为成祖,谥曰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以十一日行礼。导皇孝庙号为睿宗,谥曰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同日异时行礼。—《明世宗实录卷二百十六》

  严嵩剧照

  结语:通过本文的梳理,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朱棣的庙号之所以从“太宗”被改为“成祖”,并不是因为太庙没位置了,不改庙号就要被迁祧。实际上朱棣即使一直是“太宗”,他在太庙中的地位也是不可动摇的。

  而明世宗之所以这么干,表面原因是为了自己老爹得以称宗祔庙。根本原因在于巩固自己皇位的合法性。作为一个由旁支入继的皇帝,明世宗非常在意自身的正统性。他改朱棣的庙号和谥号,还有一层隐秘的含义是要提醒大家,这位文皇帝也是旁支入继大统。

  既然建文帝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为什么朱棣还是逃过抓捕,并最终起兵成功了呢?

  这就不得不说说靖难之役背后的“谍战”。

  一、尾大不掉的藩王

  朱元璋,明太祖高皇帝,草根出身的他能登上帝位,背后的付出是常人所不能想象的,这种出身的皇帝往往最担心的就是别人来抢他的皇位,如同“寇可往,吾亦可往”,既然草根朱元璋能当皇帝,为什么别人不行?没有“正统性”就是朱家最大的先天劣势。

  因此,朱元璋设计的大明帝国必须是“家族企业”,朱家必须持有绝对多的“股份”,这样任何外姓世家才不能觊觎皇位。

  怎么才能让老朱家“一家独大”呢?

  朱元璋的解决方案便是“杀功臣”、“设藩王”。

  前者是避免新皇帝威望不足反被大臣架空,后者则是为了在权臣已经架空皇帝后,由藩王“清君侧”。所以朱元璋又恢复了“藩王”掌兵的制度,这种制度在晋朝尤为严重,思路与晋武帝司马炎基本类似。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在这种制度下,朱元璋大封子嗣为王,前后共封了25个藩王,24个都是他的亲儿子。这些藩王中,秦、晋、燕、宁、代、谷、辽7位藩王都在北方,构成了大明帝国的东北防线,每个藩王辖下三个护卫军,每个护卫军从3000-1.9万不等,其中燕王朱棣、宁王朱权都是“带甲八万,革车六千”的主,而且宁王的“朵颜三卫”是混合了蒙古人的超级野战军,对朝廷的威胁不可谓不大。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晚年竟然有意扩大燕王权力,《明太祖实录》中就记载了一段朱元璋对左军都督杨文的训诫:

  “朕子燕王在北平,北平中国之门户,今以尔为总兵往北平参赞,燕王以北平都司行都司并燕谷宁三府护卫选拣精锐马步军士随,燕王往开平堤备一切号令皆出自王尔奉而行之,大小官军悉听节制,慎毋贰心而有疑志也!”

  意思是晚年的朱元璋把节制谷、宁二王护卫军的权力也给了朱棣,这么一来,朱棣岂不是成了北方集团军总司令,可调动的兵马已经超过了10万人?难怪建文帝最不放心的藩王就是朱棣。

  二、削藩前的周密部署

  明太祖朱元璋一驾崩,建文帝的削藩行动便开始了。

  1、禁止诸王奔丧

  “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建文帝首先抬出太祖遗诏,说是朱元璋不准各大藩王进京,以此阻断了藩王聚首哭丧的可能。这么害怕藩王聚在一起,为什么?这恐怕是建文帝内心的不自信在作怪,一是担心藩王在应天闹出事情,二是害怕他们在新政未推行前结成“攻守同盟”,这似乎也表明了新皇帝对藩王的不信任,更表明新皇帝要拿藩王开刀。

  2、先除羽翼,杀鸡儆猴

  按照齐泰、黄子澄的削藩谋划,建文帝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先铲除了威胁不大、兵权不重的普通藩王,其目的就是把可能帮助朱棣的藩王先收拾掉。

  公元1398年,建文帝以周王朱橚次子朱有爋告发父亲谋反为由,废周王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次年,湘王朱柏举家自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被软禁,岷王朱楩废为庶人,流放漳州。

  3、“战略”包围北平

  在拿下几个小藩王的同时,建文帝已经开始部署对燕王的“包围网”。

  公元1398年,建文帝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什么是布政使、都指挥使?前者类似于政府最高行政长官,后者是军队的地方司令员。如此一来,建文帝就等于架空了朱棣,把持了北平的军政大权。另外,建文帝还不放心,又派都督宋忠、徐凯、耿王献率兵屯住开平、临清、山海关,调北平、永清二卫兵于彰德、顺德,等于是拿走了朱棣的亲军,而且中央军就驻扎在北平不远,随时可以杀来。如此部署可谓万全。

  三、暗中较量的“间谍”

  从建文帝的部署来看,除掉藩王是他最终的目的,不论是先拿下小王,还是部署北平包围网,建文帝的真正目标是燕王朱棣,为什么一定是朱棣,而不是宁王、谷王、辽王等人呢?笔者认为除了朱元璋临终时让燕王节制宁、谷等王护卫这一原因外,建文帝留在燕王府中的间谍才是幕后最大的推手。

  1、王府中的一号“间谍”

  建文元年,燕王府长史葛诚入京奏事。所谓“长史”,即是王府中的首席秘书长,总管王府事务,也负责规范藩王言行,可以理解成王府的大管家,是朱棣的重要幕僚。葛诚之所以要入京奏事,主要是朱棣让他代表自己向新皇帝表明忠心,结果他不仅没有让建文帝对朱棣安心,反而把府中不该说的全数透露了,等于把朱棣扒了个精光,相信朱棣不满建文帝的真实情感也因此暴露,坚定了新皇帝削藩的决心。33ýqxsś.ćőm

  回到北平后,葛诚并未如实汇报面圣的经过,反而有所隐瞒,两相比较,基本可以确定葛诚忠于建文帝,而不是自己的直接上司燕王,而他的主要任务便是留在府中监视朱棣的一举一动,为削藩做准备。

  2、燕王军中的“小细作”

  《明史》:“夏六月,燕山百户倪谅告变,逮官校于谅、周铎等伏诛。下诏让王,并遣中官逮王府傣,王遂称疾笃。”

  根据《明史》记载,就在葛诚入京奏事后不久,燕军百户倪谅便秘告朱棣麾下大将于谅等人谋反,建文帝部署在北平的包围网立即行动,当即诛杀了于谅等人,同时下诏书责备朱棣,吓得朱棣只好装病以博取建文帝的同情。很明显,这一事件里起关键作用的是这个百户倪谅,他又是谁?

  百户,类似于军中的百夫长,明代的百户为正六品,统兵120人,这种级别的将领恐怕连中层将领都算不上,谋反这样的大事他是如何得知的?

  至于说于谅等人,他们无一不是燕王部属,单独谋反肯定是没有这个胆量的,再加上谋反一案并未牵出主谋燕王,可见倪谅的交给建文帝的“情报”还不够分量,还不足以证明燕王有谋反的举动。但此事却把燕王吓得“病了”,所以很可能是建文帝用自己埋在军中的小细作“敲打”了一下燕王,为之后准备的削藩行动做铺垫。

  3、建文阵营里的“间谍”

  燕王朱棣装病发疯后,朝廷肯定是不相信的,所以张昺、谢贵立即上门查看究竟。朱棣为了让两人相信,故意在盛夏之日用火炉烤火,还一边大呼:“好冷!”如此诡异的一幕让两人几乎相信燕王是真的疯了。然而,就在朱棣的表演差点荣获“最佳影帝”时,作为燕王府头号间谍的葛诚却暗中告诉张昺、谢贵:“燕王根本就没有病,你们千万不要放松警惕啊!”

  这下朱棣的所有努力都付之东流,建文帝已经知道朱棣没有病,抓捕朱棣的命令随即被送至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张信处。如果这一命令没有被朱棣探知,燕王的命运必定和湘王无异,然而朱棣却事先在府中埋伏了800兵士,待张昺、谢贵进入燕王府时,突然反杀二人,并迅速挖出了埋在府中多年的“间谍”长史葛诚、指挥卢振,然后在同一天攻克北平九门,宣布起兵。

  燕王朱棣是如何得知建文帝密令的?

  这便是建文阵营里最大的“间谍”送出的情报,此人就是另一个北平都指挥使,张信。

  张信本来是建文帝派来制约朱棣的,而且一早就得到了铲除燕王的密旨,然而当建文帝真的发出抓捕燕王的命令后,张信反而急得“三造王府”,但都没能进去,这家伙一急忙,竟然“乃乘妇人车径至门”,这才得以把情报送给朱棣。

  为什么作为高级北平地方司令员的张信宁可投奔朱棣,也不按建文帝的密令行事?

  《明通鉴》:“初,张信之至燕也,与昺等同受密旨,忧惧不知所出。以告母,母大惊曰:“吾闻燕都有王气,王当为天子。汝慎勿妄举,取赤族祸也”

  意思是张信的母亲觉得朱棣能成为帝王,要儿子坚决拥护朱棣,这显然有些可笑,一个老妇人如何看出朱棣能成为帝王的,难道他是女版“姚广孝”?恐怕这是为张信背叛找的“借口”,因为古代非常推崇“孝”,既然是母亲要儿子这么做的,那张信就情有可原了。

  事实上,张信一到北平就投奔了朱棣,他告诉朱棣的情报不止是建文帝的密令,连隐藏在王府的“间谍”葛诚也因此暴露,为什么葛诚此时才暴露?这很可能是因为之前张信也不知道葛诚是建文帝的“间谍”,直到他告诉张昺、谢贵燕王根本没病时,张信才发现葛诚的真实身份,所以朱棣才能精准打击,直接把葛诚拉出来斩首。

  不过,张信的情报只是“建文帝要动手了”,至于“什么时候动手”、“怎么动手”两大关键问题,张信恐怕也没掌握。这时候起关键作用的另一个“间谍”登场了,此人是布政使张昺的属下,李有直。

  《明通鉴》:会昺等部署卫卒及屯田军士,布列城中,一面飞章奏闻。布政司吏李有直窃其草,献之府中,燕王亟呼护卫张玉、朱能等率壮士八百人入卫。

  李有直在张昺准备部署军队进入北平城时,偷到了张昺的给建文帝的密奏草稿,里面正是抓捕朱棣的细节,于是他连忙前往燕王府中,把整个计划都告诉了朱棣,朱棣这才知道了张昺、谢贵的全部计划,也知道了两人的目的是抓捕他,而不是杀了他,朱棣便制定了应对的策略,调800壮士埋伏在王府中,待张昺等人进入时,一举捕杀。

  公元1399年7月,燕王朱棣终于得以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帝精心部署的包围网完全破裂。

  综上,明成祖朱棣之所以能成功发动靖难之役,除了他本人运筹帷幄、忍辱负重外,成功的情报工作才是关键。建文帝怎么都不会想到,即便他收了朱棣的兵权,让自己人当布政使和都指挥使,还策反了燕王长史,依然不能铲除朱棣,因为朱棣得到了张信、李有直的重要“情报”,不仅把隐藏在王府里的头号间谍葛诚挖了出来,还弄清楚了抓捕行动的全部计划。有了料敌于先的情报,朱棣只用800壮士就粉碎建文帝的削藩,还控制了北平城。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这一下,唐三对于时间、位置、距离的把握非常精确。

  他很清楚,就算自己有着一身唐门绝学,也有着三阶的玄天功修为。可是,狼妖天赋异禀,身体强大,正面对敌的话,自己未必是对手。尤其是他年纪小,气血不足,肯定无法久战。如果不是那变身人类强杀了一头狼妖,面对两头三阶狼妖他都未必会出手,自己的小命才是最重要的。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但是,一旦他出手,就必然要命中才行。

  狼妖此时正处于极度的愤怒之中,所以,直到唐三的手掌已经拍击到了他的眼睛侧面时,他才惊觉。猛的一扭头,狼口直奔唐三咬来。

  唐三的另一只手却在这时一把抓住了他的衣服,借助自己身形瘦小的方便,一拉狼毛,改变了自己的方向。几乎是贴着三阶狼妖胸口的位置一个翻转就到了狼妖的另一侧。

  右手食指、中指并成剑指,玄玉手催动,令两根手指闪烁着洁白的玉色,闪电般刺向正回过头来的狼妖眼睛。818小说

  “噗!”纤细的手指几乎是瞬间传入温热之中,论身体强度,唐三肯定是远不如这三阶狼妖的,但被他命中要害,同级能量的情况下,就再也没有侥幸可言了。

  玄天功在玄玉手的注入下,几乎是旋转着掼入那狼妖大脑之中。以至于狼妖的另一只眼睛也在瞬间爆开,大脑已经被绞成了一团浆糊。咆哮声就像是被卡住了脖子一般嘎然而止,强壮的身躯也随之向地面跌落。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唐三脚尖在他身上一蹬,一个翻身就落在了较远的地方。

  这一击能有如此战果,还是前世丰富的战斗经验帮了他。孩童瘦小的身躯和黑夜是最好的掩护,再加上那三阶狼妖正处于暴怒之中,感知减弱。

  正面对抗,唐三的玄玉手都未必能破开狼妖的厚皮。可是,眼睛却是最脆弱的地方,被刺破眼睛,注入玄天功能量,那就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双脚落地,另外一边的三阶狼妖也已经没了动静。唐三这才松了口气。他没有急于去查看那人类,而是迅速趴在地上,将耳朵紧贴在地面,倾听周围的动静,看看还有没有追兵追来。

  以他现在的实力,正面对抗三阶狼妖都很难,技巧再好,幼小的身体也太孱弱了。一旦被狼妖命中一下,很可能就致命了。刚刚那看似简单的攻击,他其实已是全力以赴,将自身的精神意志提升到了最高程度。

  周围并没有其他动静出现,显然,追杀那能够变身人类的,只有两名三阶狼妖而已。这也让唐三松了口气,不然的话,他就只能是选择逃离了。

  他这才走向那名人类,同时也保持着警惕。

  当他来到那人近前的时候,顿时发现,那人身上之前生长出的毛发已经消失了。令唐三的心跳不禁增加了几分。

  以他幼年的处境,和那变身人类又非亲非故,之前最稳妥的办法自然是不出手,等狼妖离开。可他还是选择了出手。一个是因为这被追杀的是人类。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刚刚的变身。

  在唐三原本的斗罗大陆世界之中,就有一种拥有兽武魂的魂师,能够具备类似的能力。还可以通过修炼兽武魂而不断成长,变得强大。

  如果在这个世界上也有类似的能力,对于他来说,要是能够学到,对自身实力提升自然是大有好处的,也更容易融入到这个世界之中啊!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为您提供大神古云谷雨的家有美妻好种田最快更新

靖难之役免费阅读.https://www.33yqxs1.com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